一、愚蠢的規定一大堆 企業當然應該有規範,但不該制定短淺、甚至是教條式的規則。比方說,管超多的出勤規則,甚至規範午餐時間或離開座位時間都會讓員工受不了。當好員工感覺被管東管西,甚至有被監視感,他們大概就會想換個地方工作。
二、人人平等 法律前人人平等,以前在求學時期,學校或許也追求所有孩童也一樣的機會。但在職場叢林裡,這一套可不一定適用。 在職場中,如果老闆對待所有員工都一樣,那麼最優秀的一群便會有一種體認:不管做再好,他們所獲得的報酬還是跟表現平庸者沒兩樣。這種情況最常反映在部份機關打考績上,如果基於人情,表現超群的員工也必須輪著拿「乙等」或「丙等」,難道能不委屈。
三、容忍爛表現 有一種說法指出,如果一個爵士樂團裡面有個特別差的樂手,那麼不管其他人表現多精湛,觀眾對這個樂團的評價大概也只有那最爛樂手的程度。 其實企業也是如此,如果一家公司默許表現明顯有落差的員工,不加以訓練,任憑他擺爛,就很可能拖垮整個團隊。
四、不獎勵優異成就 很多人容易忽視讚揚或鼓勵的力量。任何人都喜歡被稱讚,獎勵個別成就所傳達的訊息是,「我被主管注意到了」這樣的感受。主管或許可以調查一下,怎麼樣獎勵最能鼓舞士氣。
五、不在乎「人」 很多好員工選擇離開是因為跟主管處不好,聰明的企業應該確保主管們知道如何在專業和「人情味」間取得平衡。所謂的在乎,包含為員工的成就慶祝、在員工歷經艱困時期時,給予關懷。 人不是機器,如果主管只在乎產出、效率,而不在乎心裡滋味,好員工怎麼跟著走下去?
六、未來呢? 指派工作給員工,然後叫他們準時交出來,這樣似乎很省事,但好員工也很在乎公司的方向和未來。 明星員工之所以可以承擔更重要的工作,就是因為他們給自己高標準,也在意自己的工作,因此讓他們知道工作的目的和遠景吧!別讓他們像無頭蒼蠅,看不到目標。
七、不讓員工追求熱情 Google讓員工至少花20%工時做一些自認「對公司有益的事」,這樣做的結果讓員工為許多產品出貢獻,像是Gmail,但除此之外,最大的影響還是讓員工更認同Google。 企業不妨鼓勵員工追逐自己的熱情,不要限制東、限制西讓他們彷彿縮在小箱子裡工作。 當人們追逐自己所愛,便會進入一種沈浸(Flow)狀態。心理學中Flow指的是沈浸於某種事物的平衡狀態,處於這種狀態會讓人享受工作,並發揮最大潛能。研究顯示,處於沈浸狀態後,人的生產力會增加4倍。
八、主管無法把事情變有趣 如果員工無法享受工作,那麼企業可能做的不夠。也許很多人會想,公司發薪水給你,為什麼還要把職場變好玩?但事實上,樂趣是對抗前述「電壓不足」狀態的最好工具。 最棒的公司不該總是想怎麼讓員工上緊發條,更要讓員工懂得放鬆。而且當事情變得有趣,員工也更容易投入,不管是投入更多時間,或是奉獻更長的職業生涯。
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嚴選Hotel
-
如果今天要選一項第二語言學習,你想選哪一種? 以下是幾種除了英語以外的你可以優先考慮的選擇: 1.10種最多人口使用的語言: 中文,西班牙文,印度文,阿拉伯文,葡萄牙文,孟加拉語,俄文,日文,旁遮普語(印度和巴基斯坦使用)和德語。 2.10 種最多國家使用的語言...
-
現今最紅的網路用語-邊緣人 邊緣人(人際方面的) 孤獨不合群,多愁善感、喜怒無常的人,他的行為與個性,易隨情緒變 化,環境不同來表示性格;衝動時有叛逆和傷害攻擊性傾向,這在團體中強拉來做人際交 流,極有可能發生連想也想不到的嚴重後果,這種人介於是敵人或是朋友間?分...
-
6 、都是公司、主管的問題嗎? 不論是組織的問題、人的問題,甚至是商業邏輯的問題,市場正在改變的問題,許多在職場上碰到 的事情都有很多複雜原因的,在做負面思考前,先想清楚可以避免踩到地雷。 7 、這樣的重複的工作沒有成長性? 把別人規劃好的工作内...
-
別誤會,並不是內向的人就不適合當領導者 也許你可以發現,社會中第一個當上領導人,時常是這些具備領袖魅力族群中的人;他們的社交能 力,使他們能圓融的勾心鬥角,卻又備受推崇。 然而整合研究,「外向」和「盡責」這兩個特質,確實是這些成功領導人最大的共通點,但是...
-
生活在世上,我們時常會被棘手的現實壓得喘不過去,為了金錢、地位和名聲而過分汲汲營營,卻忘了富足的人生,不是來自於那些外在的名利,而是讓自己每天都不後悔、快樂的活著。 1. 不停止前進 無論是到另一個城市、國家、甚至是世界的另一端, 勇敢的離開熟悉的故鄉。...
-
第一名是成長率達108%的「風力發電機組維修人員」。這並不令人意外,因為再生能源 快速發展,這個趨勢很可能將延續幾十年。未來將有更多風力發電機,出問題的時候需 要有人來維修。 另一個跨越數十年、一定可以創造就業機會的趨勢,就是許多國家都有 的人口...
-
看穿人心的問話術 大家好,可以叫我哈士奇,在此為我第一篇文章,要介紹話術的技巧。 話術顧名思義為說話的技巧 利用語言搭上知識讓人相信或是順從你所說的 例如身邊的一位朋友不贊同你的想法,但你可以結合周遭例子給他聽,轉來轉去使他原本的 心導想...
-
現代人的生活幾乎離不開手機,但很多人還是很害怕接電話、打電話。一般認為這是一種社交恐懼 症的衍生,在各國、各個年齡層都有因此備感苦惱的人。某些有電話恐懼症的人,在充滿陌生人的 房間也許可以自在談話,或每天送出幾十條簡訊,卻害怕透過電話談話。有些電話特別讓我們不想 接/...
-
根據《華爾街日報》的報導,位於美國德州的量化印象公司(Quantified Impressions)曾進行 一項研究,運用電腦軟體分析120位高階主管的演說,然後邀請10位專家和1,000名普通人聽這 些人的演說內容。結果顯示,聽眾在評斷對講者的印象時,聲音因素佔23%,...
-
1.「別太努力工作。」──《哈芬頓郵報》創辦人阿里安娜.哈芬頓(Arianna Huffington) 工 作到筋疲力盡並非是成功的必要條件,沒有必要為了成就而讓自己疲於奔命。除了努力工作 之外,更要給自己喘氣的時間,重新充電、補充能量 2.「盡情玩樂,但要找到自己的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