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人的生活幾乎離不開手機,但很多人還是很害怕接電話、打電話。一般認為這是一種社交恐懼
症的衍生,在各國、各個年齡層都有因此備感苦惱的人。某些有電話恐懼症的人,在充滿陌生人的
房間也許可以自在談話,或每天送出幾十條簡訊,卻害怕透過電話談話。有些電話特別讓我們不想
接/打,例如要求苛刻的難搞客戶、安排看牙醫的時間或跟爸爸說話。
治療專家艾森史塔德(Jill Isenstadt)說:「對很多人來說,用電話講話是一種特別複雜的互動。」
「你必須飛快地思考,必須回應對你說話的人。」 科技讓我們不用直接面對面也能講話,所以電話
恐懼症更難發現,而這種恐懼症不利於生產力或工作流動性。 艾森史塔德說:「我們有客戶因此職
涯發展不順,因為與他人互動會讓他們焦慮。」 「火燒眉頭前,他們能避則避。」 早在智慧型手機
降世前,電話恐懼症就出現了。1986年,杜德雷(George Dudley)和古德森(Shannon
Goodson)撰寫《The Psychology of Sales Call Reluctance》一書;英國詩人兼作家葛雷夫斯
(Robert Graves)在1929年自傳裡寫過,一戰服役受傷後,他愈來愈害怕接電話。 艾森史塔德提
供一些最近的電話恐懼症案例給大家參考。她說:「問題不在於電話本身,而是關於互動。」 「對
某些客戶來說,電話是另一個地方,他們可能會說錯話。」 艾森史塔德透露,1名27歲的女業務就
擔心說錯話,或是間隔太久才回答,讓自己在客戶或附近同事面前出醜。 艾森史塔德另1位客戶是
52歲的財務顧問,她同樣擔心在打電話時表現不好、聽起來不夠聰明而被批評,所以她傾向用電子
郵件與客戶溝通,才能有時間思考、再三確認自己的回應夠不夠好。 業務訓練師休爾(Jeff
Shore)說,許多業務會害怕騷擾潛在客戶,例如中斷別人的晚餐或私人時間,不想當「打擾人的
那個人」。 顧問公司Culture Crossing全球負責人蘭德斯(Michael Landers)說,在部分文化裡,
人們會擔心講電話。例如,日本人跟不認識的人講話前會再三猶豫,因為他們不想冒犯別人或丟
臉。而印尼人雖然平均每天傳好幾百條訊息,卻對於講電話不太自在。 蘭德斯說,不管任何文化,
害怕打電話的心態近似於害怕被拒絕,不論是邀請人吃飯或想要敲定協議。 「我不知道有哪種文化
喜歡被拒絕」,蘭德斯說。
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嚴選Hotel
-
如果今天要選一項第二語言學習,你想選哪一種? 以下是幾種除了英語以外的你可以優先考慮的選擇: 1.10種最多人口使用的語言: 中文,西班牙文,印度文,阿拉伯文,葡萄牙文,孟加拉語,俄文,日文,旁遮普語(印度和巴基斯坦使用)和德語。 2.10 種最多國家使用的語言...
-
現今最紅的網路用語-邊緣人 邊緣人(人際方面的) 孤獨不合群,多愁善感、喜怒無常的人,他的行為與個性,易隨情緒變 化,環境不同來表示性格;衝動時有叛逆和傷害攻擊性傾向,這在團體中強拉來做人際交 流,極有可能發生連想也想不到的嚴重後果,這種人介於是敵人或是朋友間?分...
-
6 、都是公司、主管的問題嗎? 不論是組織的問題、人的問題,甚至是商業邏輯的問題,市場正在改變的問題,許多在職場上碰到 的事情都有很多複雜原因的,在做負面思考前,先想清楚可以避免踩到地雷。 7 、這樣的重複的工作沒有成長性? 把別人規劃好的工作内...
-
別誤會,並不是內向的人就不適合當領導者 也許你可以發現,社會中第一個當上領導人,時常是這些具備領袖魅力族群中的人;他們的社交能 力,使他們能圓融的勾心鬥角,卻又備受推崇。 然而整合研究,「外向」和「盡責」這兩個特質,確實是這些成功領導人最大的共通點,但是...
-
生活在世上,我們時常會被棘手的現實壓得喘不過去,為了金錢、地位和名聲而過分汲汲營營,卻忘了富足的人生,不是來自於那些外在的名利,而是讓自己每天都不後悔、快樂的活著。 1. 不停止前進 無論是到另一個城市、國家、甚至是世界的另一端, 勇敢的離開熟悉的故鄉。...
-
第一名是成長率達108%的「風力發電機組維修人員」。這並不令人意外,因為再生能源 快速發展,這個趨勢很可能將延續幾十年。未來將有更多風力發電機,出問題的時候需 要有人來維修。 另一個跨越數十年、一定可以創造就業機會的趨勢,就是許多國家都有 的人口...
-
看穿人心的問話術 大家好,可以叫我哈士奇,在此為我第一篇文章,要介紹話術的技巧。 話術顧名思義為說話的技巧 利用語言搭上知識讓人相信或是順從你所說的 例如身邊的一位朋友不贊同你的想法,但你可以結合周遭例子給他聽,轉來轉去使他原本的 心導想...
-
現代人的生活幾乎離不開手機,但很多人還是很害怕接電話、打電話。一般認為這是一種社交恐懼 症的衍生,在各國、各個年齡層都有因此備感苦惱的人。某些有電話恐懼症的人,在充滿陌生人的 房間也許可以自在談話,或每天送出幾十條簡訊,卻害怕透過電話談話。有些電話特別讓我們不想 接/...
-
根據《華爾街日報》的報導,位於美國德州的量化印象公司(Quantified Impressions)曾進行 一項研究,運用電腦軟體分析120位高階主管的演說,然後邀請10位專家和1,000名普通人聽這 些人的演說內容。結果顯示,聽眾在評斷對講者的印象時,聲音因素佔23%,...
-
1.「別太努力工作。」──《哈芬頓郵報》創辦人阿里安娜.哈芬頓(Arianna Huffington) 工 作到筋疲力盡並非是成功的必要條件,沒有必要為了成就而讓自己疲於奔命。除了努力工作 之外,更要給自己喘氣的時間,重新充電、補充能量 2.「盡情玩樂,但要找到自己的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