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和美國一樣,嬰兒潮世代是史上最富有的一代,累積了史上最龐大的財富。他們的下兩
代,是最沒有吃苦環境的世代。嬰兒潮世代累積的財富,大部份會在未來二十到五十年裡間
移轉給下一、兩代。根據估計,在美國,這筆錢大約有一兆美元,將會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
財富移轉。
富裕的父母和祖父母,通常造就自理能力低的子孫。而自理能力最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自信心
和自我形象,對學業及將來發展都有長遠影響。「這些富裕世代創造的財富,將給未來幾十
年的工作態度和職場倫理,帶來非常深遠的影響,」國際社會經濟協會(ASE)主席默倫戈
斯(John Marangos)指出。
「我們幼稚園有很多小霸王,耐挫力很低。我常跟家長講,父母做的很多事情,都是在阻礙
他的發展。這樣的孩子,以後出社會怎麼可能獨立面對困難、承擔責任呢?」蒙特梭利幼稚
園校長胡蘭說,於是她引進訓練孩子獨立自主能力的蒙特梭利幼稚園,「孩子生出來不是做
你孩子,他是要做為一個未來有能力生存、對社會有貢獻,不會為社會帶來負面影響的
人。」
「孩子是家裡的一份子,不是家裡最重要的一份子。父母老是讓孩子覺得自己很特別,在家
是老大,」胡蘭說,很多父母一直問「要不要媽媽去接你?」、「你要吃什麼?」、「你喜
歡嗎?」、「你開心嗎?」、「好不好玩」。每一次都問,他的自我就變得很大。後來就變
成孩子老是說「我不喜歡」、「我不開心」、「我不愛吃」、「我討厭」。
日本教育孩子,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,其他所有的東西都必須靠勞心勞力獲得。
1992年夏天,77名日本孩子,和30名中國孩子,一起到內蒙古參加草原夏令營。結果,中國
孩子一路走一路吃零食,一路丟垃圾;日本孩子都用塑膠袋裝好垃圾帶走。
中國孩子病了,回大本營睡覺;日本孩子病了,硬撐著走到底。日本家長上車走了,只把鼓
勵留給發燒的孩子;中國家長來了,在艱難路段把兒子拉上車。到了目的地,日本孩子紮營
造灶,炒了菜,煮了粥當晚餐吃了;中國孩子以為飯來伸手,結果餓著肚子向領導哭訴。
根據調查,大陸57%的家長認為,他們的孩子「嬌生慣養」。香港健康情緒中心的調查,則
顯示香港有3成孩子「嬌生慣養」,不少港童到了12、3歲還沒學會自己洗頭、綁鞋帶。這些
兒童經常會有情緒方面的問題。
想要幸福?先學會吃苦!
台灣沒有做過類似的調查,但《教會孩子吃苦,就是給孩子幸福》一書作者蘇曉慧自己的親
身觀察,她教過的100多個學生當中,「只有一個,父母有要求他負責整理自己的房間。而被
要求幫家裡做家事的,一個也沒有。」
今天,讓千萬個像王永慶童年一樣困苦的大環境已經不存在,小環境卻可以「設計」。
最近,中國大陸開始流行各式各樣的吃苦訓練營。有些強調和農家一起生活,有些到孤兒
院,有些進行軍事化訓練,有些徒步日行五十里。據調查,七三%的大陸父母,都傾向將孩
子送到各式各樣的吃苦訓練營,只有一八%認為,家裡才是最適合訓練孩子吃苦耐勞、負責
任的場所。
「如果家庭教育不配合,短期集訓就算有效,效果也很短暫,無法形成持久的改變,」情緒
諮商師夏平心指出。小環境刻苦教育,關鍵在父母、家庭,「再搭配像童軍這類的長期團體
訓練,比較相得益彰。」
19世紀俄國文豪屠格涅夫曾說:「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?那麼首先要學會吃苦。能吃苦的
人,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,天下沒有跳不出的困境。」
2017年1月9日 星期一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嚴選Hotel
-
6 、都是公司、主管的問題嗎? 不論是組織的問題、人的問題,甚至是商業邏輯的問題,市場正在改變的問題,許多在職場上碰到 的事情都有很多複雜原因的,在做負面思考前,先想清楚可以避免踩到地雷。 7 、這樣的重複的工作沒有成長性? 把別人規劃好的工作内...
-
別誤會,並不是內向的人就不適合當領導者 也許你可以發現,社會中第一個當上領導人,時常是這些具備領袖魅力族群中的人;他們的社交能 力,使他們能圓融的勾心鬥角,卻又備受推崇。 然而整合研究,「外向」和「盡責」這兩個特質,確實是這些成功領導人最大的共通點,但是...
-
現今最紅的網路用語-邊緣人 邊緣人(人際方面的) 孤獨不合群,多愁善感、喜怒無常的人,他的行為與個性,易隨情緒變 化,環境不同來表示性格;衝動時有叛逆和傷害攻擊性傾向,這在團體中強拉來做人際交 流,極有可能發生連想也想不到的嚴重後果,這種人介於是敵人或是朋友間?分...
-
職場人的「個人品牌教練」 未來企業將愈來愈傾向招募約聘兼職人員,大約「25%的全職工作會變成『按需雇傭』」, 柯德林頓說。 目前,這種「按需經濟」大多存在於創意產業或個人服務,但柯德林頓指出未來任何可透過 數位設備遠端完成的工作都可能會選擇雇傭兼職人員,甚至是短期...
-
如果今天要選一項第二語言學習,你想選哪一種? 以下是幾種除了英語以外的你可以優先考慮的選擇: 1.10種最多人口使用的語言: 中文,西班牙文,印度文,阿拉伯文,葡萄牙文,孟加拉語,俄文,日文,旁遮普語(印度和巴基斯坦使用)和德語。 2.10 種最多國家使用的語言...
-
1.「別太努力工作。」──《哈芬頓郵報》創辦人阿里安娜.哈芬頓(Arianna Huffington) 工 作到筋疲力盡並非是成功的必要條件,沒有必要為了成就而讓自己疲於奔命。除了努力工作 之外,更要給自己喘氣的時間,重新充電、補充能量 2.「盡情玩樂,但要找到自己的...
-
快篩狀況二:2、兩個工作之間,無法銜接的工作間空檔太多或太長 這種情況也算常見,不過各有各的特殊原因。有的人是為了照顧生病在家的家人,或者是懷孕生產 帶小孩,幫職場工作妻子照顧小孩而停止在職場上的生涯一段時間,或者是去海外求學,或者是追 求自己的人生意義...
-
一、愚蠢的規定一大堆 企業當然應該有規範,但不該制定短淺、甚至是教條式的規則。比方說,管超多的出勤規則,甚至規範午餐時間或離開座位時間都會讓員工受不了。當好員工感覺被管東管西,甚至有被監視感,他們大概就會想換個地方工作。 二、人人平等 法律前人人平等,以前在求學時期,學校或許...
-
第一點:養成一個終生的、健康的生活習慣 假如你已經養成了這個習慣,那很好,希望你繼續維持;假如你尚未養成這個習慣,那麼請好好把握十八歲這個年紀,因為這近乎是最後的機會。 錯過了大學四年這段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的時期,以後要再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,恐怕將更不容易。而沒有健康,一切都不用談...
-
簡單地講,就是資訊不對稱,你知道關於職場方面的訊息與故事,未必比徵才方要多,你所知道的 行情價格和數據,可能也無法和人力資源主管、徵才方相比擬。因此建議可以正面一點看待,也許 會對一些人求職生涯有幫助。 這職場人才議題文章的目的,是希望告訴你市場上的現實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